前言导读:
距离沙特愤怒地宣布与伊朗断交已近2个月,有意思的是,目前已有包括俄罗斯、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尼等多国主动表示愿意充当调解人或中间人。就在各国争先恐后的想去“劝架”之时,沙特外长发话称,沙特与伊朗之间没有且也不需要中间人。
沙特外长阿德尔·阿祖贝尔在麦纳麦举行的沙特印度部长会晤间隙向记者透露:“一些国家自荐愿成为沙特和伊朗的中间人,但我们没有看到这样做的必要性。伊朗知道应该做什么,不需要任何中间人”。此外,周三(1月6日)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出温和立场,但周五的非农数据靓丽,增加了美联储在3月加息的概率。沙特阿拉伯领导的多国联军则表示,联军没有袭击伊朗驻也门首都萨那的大使馆,伊朗的指控是谎言。
以沙伊断交为标志,中东局势将会朝着更加混乱与血腥的方向发展。接下来,沙特有可能改变以往幕后操纵的做法,亲自操刀上阵,直接介入叙利亚乱局;而伊朗也有可能因此卷入,二者在第三国发生局部冲突的概率将大大增加。鉴于中东对全球的特殊意义(地缘区位、石油),全球都将深受影响。中国也不能例外。具体而言,由沙伊断交引发的中东乱局有可能会给中国利益带来三大挑战。
首先是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威胁。中国从200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中东是世界石油重要产地,中国也从中东进口石油中国石油进口超美国成第一,2012年,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LPG)和其他产品在内的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2。931亿吨,比上年增长7。9[%],石油进口依存度升至62。1[%],其中进口伊朗的石油大约为2200万吨,进口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为5390万吨,合计7590万吨。2013年中国石油进口增速降到8年来低点,但净进口量仍创纪录地突破3亿吨,进口依存度达到61。7[%]。其中原油净进口量仅增长4。4[%],至2。821亿吨,本年度中国进口伊朗的石油大约为2144万吨,进口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为5390万吨,合计7524万吨。
伊朗民众袭击了沙特大使馆,并放火焚烧建筑。2014年,国内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速均低于预期,但在新炼厂投产和商储需求的支撑下,原油净进口量首次突破3亿吨,增幅高达9。7[%];石油净进口量增至3。205亿吨,进口依存度扩大至62。5[%]。其中进口伊朗的石油大约为2746万吨,进口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为4966万吨,合计7515万吨。
上述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每年从沙特和伊朗进口的石油总量约占当年石油进口量的25[%];若加上其它中东产油国(如伊拉克)的进口量,所占比例将更大。一旦伊沙断交导致中东乱局,必将对中国的能源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北京致力于扩大在中东石油市场的存在,努力在未来取代华盛顿中东最具影响力外部玩家的地位。有些分析家认为,中国的意图还包括向沙特和伊朗传递以下信息:对两国来说,选择北京而非华盛顿作为未来的伙伴是更加明智的做法。
新美国安全中心亚*全项目高级研究员帕特里克·克罗宁认为:“中国希望自己被视为一支不断壮大的力量,能解开中东矛盾的症结,而美国越来越被视为无力再主宰中东政治的国家。”克罗宁表示,美国在中东即便还没有失去信任,但也确实少了很多支持。
薛庆国说,对中东国家来说,“一带一路”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成为给中东带来和平的重要方式。“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原则是合作共享,这使得该地区一些政治上有分歧的国家可以通过共同建设输油管道、淡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方面的经济合作连结在一起,进而在政策的制定上摆脱传统的“零和思维”,更多考虑互利共赢,这样才能实现地区和平,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治动荡、贫富差距和恐怖主义等问题。
简单的分析下今天的行情:
日线图上看行情有止跌迹昨晚K线收阳,虽然留出了上影线。显示出了上方有压力。但结束阴线回调,后面主要看震荡整理。目前上有20日线的压制。下有10日线的支撑。处于均线间的夹角震荡。4小时图看,布林带开口,油价运行于布林带下轨上方,5日均线上穿10、20、60均线后开始拐头向下下穿20日均线,附图MACD指标开始走平,绿色能量柱初显,KDJ指标三线黏合运行;小时图看,布林带张口,油价运行于布林带下轨上方,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附图MACD指标向下运行,绿色能量柱逐渐增强,KDJ指标向超卖区运行。综合来看,本人认为油价目前多空争夺激烈,以逢低做多为主,依然重点关注下上方215重压力区。
ps: 原油投资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号:zcs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