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以来,市场基本供求关系理论几乎不起作用了,我们一直试图去探索背后的原因。很长时间以来,发达市场的量化宽松政策似乎提供了答案:信贷息差变化或股票和全球量化宽松政策之间的相关性,虽然不是最完美的答案,但远比纯粹的技术指标更具参考性,它是通过政府债券市场实现而不是通过股票和信贷。这一因素似乎从一个市场渗透到另一个市场,甚至站在美国的角度来看,全球总体量化宽松比美国更甚。
但在去年3月开始,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持续进行每季度相当于300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相当于每季度增长10[%](图11)。全球货币关联的一种方法是,将过去单纯的量化宽松政策扩展到包括所有央行的流动性注入-包括新兴市场(图12)。毕竟之前外汇储备的扩大包括价格不敏感的购买发达政府债券以及全球货币印刷。
周二(1月26日)至周三(1月27日)也就是从今天开始,美联储将召开议息会议,并将于北京时间1月28日凌晨03:00公布议息会议决议。这是全球金融市场本周的焦点所在。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本次议息会议不会加息。当前市场普遍关注,通胀放缓的可能性以及最近全球市场的震荡态势是否会促使美联储暗示担忧美国和世界经济前景。如果美联储发出这样的信号,则可能引发对其放缓加息步伐的疑问。
近来出现的避险情绪和市场震荡,令投资者对美联储短期内进一步升息的押注降温,从而减少了美元持仓。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周五公布的最新数据,1月19日当周汇市投机客连续第四周削减美元多头押注,使得净多仓降至10月末以来最低水平。
不过,花旗集团策略师Steve Englander指出,即将在1月27日发布的FOMC决议声明仍然会体现出美联储对“美国经济仍然处于正轨之上”的信心,考虑到美国经济数据和全球市场此前的表现,那样的决议声明将被视作鹰派;美联储1月会议料难严重偏离2015年12月份的会议信息。
经济数据方面,当日美国经济数据影响有限。具体显示,美国1月达拉斯联储商业活动指数-34.6,预期-14,前值-20.1。
笔者综述,纵观美联储在去年一年的加息之路,不难看出美联储在去年12月的议息会议宣布加息后,市场对于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前景是看好的,然而今年来,跟踪经济数据以及市场的变化,让原先的预期再一次出现的变化,综合各项数据以及实际的经济状况来考量美联储的加息之路是必然的,然而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对于投资者而而言,关注最终的结果,寻找适合的时机才是关注的重点,因此笔者曲彗颖提醒,在会议期间找寻合适的操作时机,及时的捕捉最新动态,随时做好准备。更多实时动态百度关注曲彗颖v信频道,
撰稿人:曲彗颖(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