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终于等来“大反攻时刻”。隔夜美国上周EIA原油库存暴增,油价随后一路飙升,短线见底信号已现。布伦特原油期货周五纽约时段盘初暴涨逾8[%],刷新10个交易日高位至31.70美元/桶。而美国WTI原油期货亦暴涨逾7[%],刷新10日高位至31.73美元/桶。
据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称,美国12月成屋签约销售大幅增加并远超预期,表明美国房地产市场虽复苏缓慢,但依旧呈良好态势发展。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NAR)周五(1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2月NAR季调后成屋签约销售指数月率环比增长14.7[%],预估为增长8.9[%],年率为546万户,预估为520万户。
数据编撰机构Markit周五(1月22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高于上月,且高于预估。数据显示,美国1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为52.7,预期为51.1,12月终值为51.2。该指数高于50表明经济活动扩张。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Mario Draghi)周四(1月2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达了对欧元区经济下行和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放缓的担忧。德拉基的讲话基调并市场定义为鸽派,德拉基再度成为“欧元杀手”角色。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周四也暗示任何进一步货币宽松将可能采取扩大当前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的形式。分析师预计未来数月日本央行将采取更多刺激举措。
春节临近,中国已准备欢度佳节,而比邻的俄罗斯,却在冷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昨日卢布继续暴跌至记录低位,对美元已达到1:85一线,这给普通民众带来许多困难与不便,但俄罗斯政府否认卢布已经崩溃,认为如此剧烈的贬值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大概近几日就会出现反弹。国际油价创13年新低,让严重依赖石油产业的俄罗斯倍感压力,是这次俄罗斯再掀本币贬值高潮的主要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元升值和油价崩溃都可能让俄罗斯这样的经济体雪上加霜。
俄罗斯最大私营石油生产商——卢克石油(Lukoil)预计,俄罗斯2016年石油产量或将下降2-3[%],为多年来首见,如果政府正在考虑的增税措施果真实施,降幅还可能更大。虽然俄罗斯现在还没有开始减产,但很多人都相信只是时间问题。这套美国打出的“组合拳”,终于让俄罗斯尝到了“苦果”。对于持续走低的油价,美国一直都在推波助澜,这点我们都心知肚明。无论是在15年12月FOMC会议上宣布加息,还是解禁维持了40年的石油出口禁令,以及最近伊朗经济制裁解除,都是为国际油价“开闸泄洪”,想要一跌到底。凭借着美元和市场的力量,和俄罗斯打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自2014年6月以来,原油产量一直是众产油国的焦点,美国对于这一点从未松口。2015年伊始,沙特新国王即位,奥巴马亲自去沙特祝贺(这其实违反了国际外交惯例),对沙特新国王萨勒曼说“非常关心你们国家的石油政策,不能改变。”什么叫不能改变?说白了,就是不能减产。美国做为沙特在阿拉伯世界以外最亲密的盟友,沙特当然会考虑奥巴马的意见。所以,对于减产问题,沙特的回答最为坚决:只有非OPEC成员国也宣布减产(指俄罗斯),沙特才会同意减产。试问俄罗斯愿意减产吗?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在中国经济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如此持续的结果是什么呢?美国资产价格越来越贵,中国资产价格越来越便宜。当这种情况持续一阵后,当美国经济显得不那么好,而中国经济则转型升级成功之时,市场上很可能会出现资本从美国市场出逃到中国市场的现象。如此一来,人民币的适当贬值,相当于美国身边总有一个与其争夺国际资本的竞争对手,美国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上都会因此受到掣肘。所以,美国希望人民币跟着美元涨,甚至兑美元也升值,这样就不会对美国资本吸引力构成威胁了。
至于中国,一方面,人民币贬值有其自身的市场需求,之前由于跟着美元升值已经造成了一些贬值压力,再加上经济增速放缓,未来人民币要形成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等因素,很显然中国需要让市场来修正一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人民币汇率的下跌,不但可以将之前人民币升值导致的美元资产账面损失给重新赚回来,更重要的是能提升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资产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好处,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尤其重要。
基于此,中国显然不会随着美国的指挥棒起舞,而是会根据市场情况、中国自身的需要推动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按照市场的节奏促使人民币回到一个理性和正常的位置。这样,不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人民币国际化都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中国这种的态度,是美国所不希望看到的,于是就出现了连续与中国方面进行的沟通与协调。当然,这种协调显然就不仅仅限于经济层面了,而是全方位的沟通和协调,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彼此利益的协调。譬如,若美国非要在各个层面损害中国的利益,中国为何又一定要照顾美国的利益呢?大家沟通协调,讨价还价,显然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经济层面。而这一切,就需要白宫好好地权衡了。
然后,从2015年11月以来,油价就一直没有涨过(小幅反弹除外)。从接近50美元,一路跌到现在28-30美元附近,所有的产油国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也包括美国。据统计,随着油价不断降低,美国开工的页岩油钻井平台数量急剧减少,有的产区甚至无平台开工。截至1月16日当周,美国开工石油钻井平台数减少20台,至515台,这是过去九周内第八周开工平台数减少。而现在情况最危急的非委内瑞拉莫属,委内瑞拉最近宣布进入“经济紧急状态”,并致信其他12个OPEC成员国请求召开紧急会议。但OPEC尚未正式回应委内瑞拉的来信,目前看来,成功开会的机会将是相当渺茫。一旦油价不能回升,委内瑞拉今年和明年的债务都无法偿还,而他的外汇储备,也早已干涸殆尽了。
再看俄罗斯,先是低油价一重打击,再是货币贬值双重打击,最后是经济制裁三重打击。试想一下,这个时候俄罗斯还能好到哪里去。俄罗斯能做的,无非就是四面寻找合作伙伴,扩大贸易出口额。从中国工商银行出资140亿卢布建设华电捷宁斯卡娅热电站,商议向巴基斯坦每年供应500-700万吨液化天然气,以及埃及即将购进的11.5万吨俄罗斯小麦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想尽一切办法以求渡过“寒冬”。但这些只是杯水车薪,随着俄罗斯外汇储备不断减少,情况只会愈发艰难,只有油价上涨,才是俄罗斯真正的“救命稻草”。
那么,让我们直指问题的核心,为什么美国发力下血本打击俄罗斯,难道真的是看普京不爽?当然不是,双方利益争夺的焦点,就在中东,准确的说叙利亚的巴沙尔政权去留的问题上(顺带打击俄罗斯经济也不碍事)。至于巴沙尔政权问题为何成为双方争夺焦点,请看下文:
从国际政治角度看,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的桥头堡,长期支持黎巴嫩反对以色列(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核心盟国),和阿拉伯世界主流的逊尼派穆斯林有教派矛盾。欧美反对巴沙尔政权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美国反对巴沙尔政权,欧洲各个国家跟进。随着伊朗和沙特火药味升级,叙利亚问题更不好处理。因为伊朗作为什叶派的老大,肯定力挺同一派的巴沙尔政权,这样所有什叶派国家都会支持巴沙尔政权,如此一来局势就变得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说到底,美国和俄罗斯的真正目标,就是对石油定价权的争夺,才是中东问题的核心。
ps: 原油投资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号:zcs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