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安富】原油的供求关系
2016年开年以来油价暴跌了近20[%],股市也是跌跌不休,上周五(1月15日)跌破30美元/桶大关,原油多头伤痕累累,不少抄底的人也是身心疲惫。此前有OPEC成员国表示,若油价跌破30美元,将召开紧急会议商议油价对策。对于这样的愿景,能否召开是个疑问,若召开能否达成协议又是一个疑问。如果要弄明白近期油价暴跌的元凶,结果显而易见,伊朗重返全球原油市场、中国经济放缓拖累原油需求都是幕后关键黑手。而技术性的破位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OPEC出手拯救油价并没有那么乐观,这包括OPEC内部分歧、抢占市场份额的策略导向以及OPEC较强的油价承受能力。★OPEC内部产生分歧★
1月初的沙伊断交,凸显出OPEC组织产油大国的矛盾,增加了OPEC协调减产的难度。沙特政府处决什叶派教士Nimral-Nimr导致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关系恶化,沙特在德黑兰的使馆遭到攻击,沙特1月3日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早在去年12月OPEC会议上就显示出OPEC内部的这一矛盾。沙特在12月会议上推动OPEC不再设定产量目标,有分析人士指数,沙特此举剑指伊朗。沙特与伊朗之间深刻的地区差异让本已紧张激烈的油市份额之争愈加恶化,正在推动这个组织内部进一步分裂。
★抢占市场份额的策略导向★
目前油价的暴跌类似于1985年和1986年的原油的衰退和下滑,当时沙特也是为了“捍卫”市场份额迎来了原油价格的持续低迷。特阿拉伯石油部长纳伊米(AliAl-Naimi)在去年11月份曾表示,把减产作为OPEC政策,不符合成员国的利益。油价是会降至每桶20美元、40美元、50美元、还是60美元,这并不重要。OPEC在12月月报表示,预计2016年非OPEC原油供应将大幅萎缩,萎缩幅度将高达66万桶/日,之前预估为38万桶/日。在OPEC市场份额的策略已经走到关键时刻的时候,其没有理由去减产来提振油价。在油价跌到一定程度,依靠市场的力量油价回升是趋势所向。
★OPEC较强的承受能力★
根据摩根斯坦利提供的数据,全球原油生产成本中,中东地区成本最低。中东陆上石油生产的平均成本为27美元/桶。俄罗斯地区,以陆上石油生产为主,平均成本约为50美元。北美页岩油的平均生产成本约为65美元。但原油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现金成本和全成本。现金成本指在现有的条件下生产一桶石油所需要的现金,而全成本则把租金、税费等各种费用都算入在内。只要石油价格维持在现金成本上方,生产商就有维持当前参量的动力。而中东地区的现金生产成本在5美元/桶以下,所以OPEC有较强的油价承受能力。
总体而言,一切商品的价格变化否与其供需程度,存在最直接的关系。在本人看来,所谓的趋势也与此紧密相关。你要想知道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首先你得知道,它目前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但是这只是短期内的看法,从长远角度看,你应该根据这种市场目前的需求,预测它后期的一个需求量,是会继续上涨,还是转变下跌?此外,这只是看到了需求面,你还要按照同样的方法去预测它的供应面?短期存储情况,以及后面的供应量?这就是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并且作为商品后期价格走势的重要依据,即市场的供需平衡程度或者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