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短短两周,国际油价不仅跌破30美元重要关口,今日亚市盘初油价一度跌破28美元,低油价俨然成为新常态。油价如此低迷,不仅对产油国造成巨大压力,发改委也揭秘低油价对中国是祸而非是福。
低油价下,即使是生产成本低廉,产量丰富的中东国家也面临极大的压力,更别说其他国家了。
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在受益低油价的同时,也面临风险。
第一,虽然中国是原油净进口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产油大国。根据2015年最新的《BP能源年鉴》,中国在2014年的平均日产量为420万桶,是全球第四大石油生产国,与加拿大的日产量相当,几乎是尼日利亚日产量的两倍。
第二,中国的战略原油储备的估值损失成为另外一个风险。2001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战略石油储备工程”,该工程计划分三期完成石油储备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在2020年之前将原油储备量提升到90天的国际标准。
目前,“石油资源战略”正处于二、三期之间,还需要补充进口大量原油以达到既定目标。中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11月曾表示,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在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储备原油1243万吨,相当于大约9100万桶。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此前买入的原油战略储备价格在80-100美元/桶。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2014年6月份,油价登顶时,中国的原油战略储备买入速度“至少是十年最快的水平”,而中国的囤油速度更是助推了当时油价持续走高。
第三,国际油价下跌对国内能源企业也是一种考验。在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的同时,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遭到考验。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连续两次暂停成品油价格调整。1月13日,顶着外界巨大的压力,发改委对外宣布新的定价机制,设定了成品油价调整的上下限。上限为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130美元,或者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再降低。
发改委称,将下限定在40美元,是因为油价过低会导致国内原油产能萎缩、削弱中国石油自给能力,使中国已达60[%]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并大幅上升,不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另外,过低的油价也不利于资源节约使用和治理空气污染,也不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展。
第四,国内限价的政策可能会导致成品油消费压力转向海外,甚至有可能导致原油走私。《金融时报》的报道称,尽管这意味着只要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成品油的价格就不会再遭下调,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中国的内需会充分地增长来消化这些成品油。而如果国内无法消化这些产品,那么国际市场可能会充斥着中国的成品油。
但由于国内原油生产成本不会低于每桶40美元,因此,中国成品油在出口时,对比国外产商,将不具备竞争优势。同时,由于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做调整,也可能导致部分国内炼油商走私海外低价原油。
《华尔街日报》指出,如果油价跌至20美元/桶,那么对经济的影响将大于石油和大宗商品的影响。能源企业破产数量将激增,最后低油价会导致供应减少,油价到达底部。如果美元兑大多数货币的汇率企稳,那各国的厮杀可能会少一些,但目前,世界迫切需要能促进增长的政策,可惜,这样的政策很难在可见的时间里看到。
基本面:
随着该地区动荡不断加剧,以及叙利亚与伊朗的对抗不断升级,油价跌至30美元/桶下方或将导致政府不得不减少居民在过去几十年一直享受的福利。“过去40年海湾国家一直都依赖于能源出口和公共部门收入,对于现在所面临的问题,目前尚无快速便捷的解决办法,”中欧、东欧、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汇丰控股(HSBC)首席经济学家Simon Williams表示。油价不能反弹,改革的压力“必须由居民承担,居民支出将上涨,实际收入则会降低,”他表示。
行情回顾:
回顾日内行情走势,早间价格跳空高空快速上涨创日内新高随后震荡下跌。
技术面:
油从四小时走势图来看,均线系统总体呈空头排列并且5日均线和10日均线向下聚拢K线价格沿10日均线在22日均线下方运行,CCI指标拐头向下运行,KDJ指标聚拢走平,综合来看K线价格受上方均线强力压制但短期下跌动能不足,预计后期价格将震荡向下运行。
操作策略:逢高做空
新华油(元/桶)
198 附近做空, 止损201, 目标192-189
188 附近做多, 止损185, 目标193-195
集体智慧,倾力打造。我们自成一派,赢在“多空”,禅中说禅,道里听道
原油更多技术分析,解套策略请添加金明财汇微信号:jmch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