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你看到中国石油储备不足这样的字眼,会不会有一丝惊讶?现在油价都跌成水价了,中国不差这点钱,也囤积了很多原油,为什么中国的石油储备还会不足?(文末附原油技巧)
先看看中国目前石油储备的基本情况: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告称,中国目前共建成舟山、大连等8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为2860万立方米。而2014年中国消费石油就达5亿多吨。实际上,这样的储量还达不到“及格线”。国际能源署设定的一国石油储备的安全标准线是90天。按照这个基本标准,我国应有的石油储备量,按照2014年的消费水平计算,应该是1.27亿吨。现有的原油储备量显然太低了。
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从2001年至今,已经15年了,相比这十几年来其他基建领域的突飞猛进,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速度相对并不快。按照当年的计划,三期工程到2018年建完,总共存油6600万~6800万吨。到目前,只建成了约2000万吨的储备能力。我国的原油储备主要分为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两种,国家储备油库建设进度较慢;而民营的商业油储备体系几乎没有启动。
此外国家发改委日前设定了40~130美元每桶的油品价格调控上下限,要实现有效调控,充足的石油储备便十分重要,有充足的筹码才可以平准市场。设置调控上下限这样的“熔断机制”,正是此前发改委召开的座谈会上,中石油和中石化代表的主要诉求。他们认为,成品油价格“上封顶、下保底,市场才能真的公平”。笔者认为,在现有非充分竞争的市场架构下,如果国际油价走向过高或过低两个极端,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不能通过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减震对冲,大型央企在勘探、采掘、炼油等环节都难以做到有效应对国际油价变化,稳定运营。
油价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种种不利影响。既不能完全随国际市场的行情走,又不能以计划式指定价格替代,还要考虑应对环境治理、发展新能源等复合目标,这是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难点所在。 相对而言,容易完善的是让新油价机制在区间内刚性运行。此前,曾多次出现国际油价下行触发成品油下调线,却没有下调的情况,引发民意不小反弹,这不仅导致成品油定价机制有时形同虚设,而且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笔者认为“十三五”期间应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成品油价格将完全实现市场化。从这个目标看,新油价机制距离完全市场化还有距离。从这个目标出发,新油价机制需逐步走向“放”大于“收”的轨道上来。当然,这需要以国内油企的市场化改革为前提。不梳理好错综复杂的产业结构,新油价机制怎么完善怎么运行,都可能“众口难调”。
首先从宏观方面看一下目前的国际形势。这一轮油价突然暴跌,固然有供需基本面因素,同时也存在西方与俄罗斯国际政治较量这一短期、可变因素。如果仅从供需基本面来看,其实石油作为基础工业资源,需求量一直在稳定上升: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已经上升到每年5亿多吨。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固然增加了许多能源供应,但并不能改变石油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的基本面。总之,石油价格随时可能向上突变。一旦石油价格涨上去,中国就真的错失机会了。对中国来说,当务之急是趁着油价低迷,尽快加快储备体系的建设、尽快充实油库。
下面金鼎老师就此给大家一点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1、一些亏损的投资者在进行新交易时总是想着这次我要将以前的亏损全部弥补回来,无形中使自已丧失了冷静分析和判断市场变化的能力,该获利时不出手,一味想着获取更多的赢利,结果往往是一亏再亏。
2.忘记过去很难,但做一单很容易。那么就从头开始,认真地做好每一单,这也许是忘记过去的最好方法。有一个负责的老师,以客观的心态,帮你指正,那才是摆脱情绪的理性做单。
有一些盈利的投资者总是爱追涨,见价格上涨就认为是反转行情,生怕落下一轮上升行情,结果屡次追涨屡次被套;还有一些朋友总是怕被套。一见行情下跌就认为是金价将进入跌势,立刻割肉出局,结果一抛行情就涨,好象市场在故意跟他作对。
3、你需要一个能准确判断市场行情的分析师,来斩断你犹疑不决的心态,信任一个老师,不管行情怎么波澜,不要怀疑,坚定做单方向。
4、作单不顺.暂时休息,任何人对于市场走势的判断不可能一贯正确,正常情况下出现一两次错误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接二连三地出现错误,很可能说明目前你已经失去了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暂时休息应该是这时的最佳选择。
5、市场的波动永不停息,不用担心没有挽回损失的机会,投资市场的金钱永远挣不完。如果此时一意孤行,为了弥补亏损而不肯罢手,很可能招致更大的损失。因为此时你做盘的心态已乱,失去了冷静观察市场的能力。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退步抽身,重新审视市场的变化,才是在此获得判断市场走势能力的上上选择!
集体智慧,倾力打造。我们自成一派,赢在“多空”,金鼎论金 囊中收益
更多原油策略分析请添加金鼎盛士微信号:hxl890318(双击复制)
以上文章由金鼎盛士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