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逆风的方向适合飞翔,可是逆势的交易只合适死亡,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认怂。不知为何,本就简单的道理,在英雄的眼里就就得复杂,顺势轻漂漂,逆势乱糟糟,抛硬币不是为了求答案,只有空中落下的瞬间你已经给自己答案,帆的自豪,是能在风浪中挺起胸膛,我的骄傲,是油一直带你放空!
【EIA利多,原油为什么不涨反跌】
周三早些时候,中国的原油进口数据一度推动了油价上涨3[%]。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的原油进口在12月升至782万桶,环比上涨超21[%]。然而,夜间公布的上周EIA汽油和精炼油库存均创纪录新高,油价回吐日内全部涨幅。北京时间13日23:30-23:32三分钟内,NYMEX最活跃2月WTI原油期货合约交易量达33631手,大量卖单推动WTI原油短线急跌逼近30美元/桶关口。以上种种导致即使EIA,API双双利多,但是油价也没有出现上涨。
对布油影响最大的消息恐怕是伊朗核协议将在今日生效。周三,美国国务卿克里表示,预计将在未来几天时间里伊朗核协议就会生效。不出意外,伊朗原油将很快再次回到市场。尽管近期不乏重大利多消息,即俄罗斯官方首度作出减产表态,但EIA短期月度能源展望显示,今明两年油市仍呈供大于求的状态。有交易员称除非出现全球产量下降的迹象,几乎没有理由去押注油价上涨。
布伦特油面临一周急跌16[%]的风险。路萱认为:随着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原油存储空间耗尽,之后布伦特原油曲线前端的价格需要“快速”下跌才能刺激动用油轮储存原油,这意味着布伦特油可能面临一周下跌5美元的风险。
总结:EIA在其月度短期能源展望中,将2016年的油价预期由此前的50.89美元/桶下调至38.54美元/桶,同时将布伦特油价预期由此前的55.78美元/桶下调至40.15美元/桶。并对2017年美油和布油的价格预期分别为47美元/桶和50美元/桶。不管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旅游景点发生自杀式爆炸引发的避险情绪还是伊朗扣押美国海军船只,这些对原油的提振影响,路萱认为:在今明两年,全球原油市场将仍然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美联储官员密集讲话论加息】
周三(1月13日)美联储及各地方联储官员密集讲话论美国经济形势及对未来的加息看法。
2016年美联储FOMC票委,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周三(1月13日)再次强调,未来美联储的加息应该遵循渐进式的路线。此前周二(1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也强调过类似观点。
同时罗森格伦强调,美联储的决定不会受到市场观点的左右。目前只有有限的经济数据支持当前的通胀预期走势;经济增速风险和通胀风险仍威胁加息路径。同时指出,美联储仍存挑战,因其启动加息时,世界上其他央行仍在采取宽松政策;美联储与欧洲央行的政策分化或使汇率波动加剧。
周三(1月13日)芝加哥联储主席CharlesEvans在爱荷华州的CedarRapids出席经济预测走廊午宴时表示,美联储正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如何影响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其它国家经济。Evans坦言道,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美国通胀预期可能下滑,均令他感到紧张。Evans表示,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会给大宗商品出口带来巨大的影响。Evans预计市场的波动性会较大,对经济下行作出反应。
美联储官员,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周三(1月13日)表示,目前只有有限的经济数据支持当前的通胀预期走势;经济增速风险和通胀风险仍威胁加息路径。同时称,唯有美国经济数据要强劲到足以显示经济增长持平或高于潜力,并有充分证据表明美国经济正在朝通胀目标前进,美联储方能进一步加息。
罗森格伦还称:“美联储对利率路径的预测存在下行风险。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可能性增加,而经济增长放缓意味着当前联储对今年升息四次的预估中值或有下行风险。希望经济能改善,这样美联储就可以加息了”。
罗森格伦指出,零利率的成本很高,但加息也会带来阻力和风险,美联储的决策者们应当认真对待潜在风险;不过,截止目前美联储加息似乎“波澜不惊”,短期及长期的影响都在预期之内。同时指出,美联储仍存挑战,因其启动加息时,世界上其他央行仍在采取宽松政策;美联储与欧洲央行的政策分化或使汇率波动加剧。他还表示,将极为关注全球经济,美联储官员必须严正看待全球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可能性。罗森格伦最后称,希望美联储不会被迫实施负利率。
美联储官员卡普兰周三(1月13日)发表讲话表示,现在就说美联储2016年加息4次是否合适还为时过早,且近期市场波动可能并不足以反应相关的美国经济状况,不过美联储官员不能对市场波动过度反应。他指出,美国劳动力市场录得良好改善,目前正接近充分就业目标;另外,美国失业率可能继续下降,而不会引发通胀问题;同时,美联储正在观察失业率以及通胀方面的证据,希望未来2-3年看到通胀上升的证据。
卡普兰并称,美国企业CEO们说企业营收稳健,而非极其强劲,因而这些CEO们对资本支出持谨慎态度。同时指出,中国的增长转型需要许多年,目前正在应对产能过剩、杠杆率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美国及全球经济体需要调整以应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