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大家讲个原油市场常见的大道理,先从一个简短而悲伤的故事说起吧……
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仁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谁知吴国太(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女儿许配给他。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声色迷惑刘备,使之丧失争夺天下的雄心,但是又失败了。诸葛亮随后使计让刘备安然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叫士兵高唱“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嘲讽周瑜,让周瑜气得吐血。
好了,简短而悲伤的故事讲完了,那么问题来了,周瑜当初为什么在两个计策均失效的情况下依旧举兵追赶刘备,而不是及时止损呢?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你看到的并不是你看到的那么简单。早在此次之前,诸葛亮就已经在夺取南郡等地方面气了周瑜一次,这次可以说是两人的第二次PK。周瑜本身就好斗且心胸一般,因此在本轮PK的时候难免患得患失,情绪上来了冲昏头脑,并没有理性分析局势,也因此判断失误。
在当时在赔了孙夫人这个大赌注后,他认为接下来应该只有两种方案: A、继续追赶,有机会将孙夫人就回来,同时绑架刘备拿回荆州,一举两得B、放弃追赶,丢了孙夫人,同时放弃了荆州之地,一赔再赔
此时的周瑜当然会选择A,毕竟还有一丝胜算。但周瑜忘记考虑了一点,就是为何自己备下的每个计策都被刘备一一识破并成功逃脱?但周瑜哪里顾得上这些,只一心求胜。这种好斗且易被情绪控制的个性早早地被对手诸葛亮洞察出,他深知周瑜不会就此罢休,于是将计就计,引着周瑜一步步上钩,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二气周瑜。
那如果当初周瑜选了B呢?
其实B的选择未必如他所想的那样武断,首先作为孙权的妹妹,性格泼辣的孙尚香岂是周瑜想带走就带走的?即使带走了,以孙尚香霸气的作风也够周瑜受得了,史书上也曾记载孙宅“侍婢百余人,皆执刀侍立。备每入,心常凛凛”。这种情况下难保刘备不把孙尚香送回。所以如果当时周瑜真选了B,未必会赔了夫人。
看完了心理分析,很明显周瑜做选择和原油市场里许多亏损的人的心态是一致的,我们都知道炒油要理性操作,设置止盈止损线,但大部分人能做到及时止盈,却总抱着侥幸心态未理性分析局势及时止损,只是看到了目前已经赔掉的部分,想要等待行情回转或者补仓,却没有仔细分析导致损失不停。
对于大多数人的这种心态,有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也能解释,设想你回答下述问题:600人感染了一种致命的疾病,有以下两种药物可供选择(A)可以挽救200人的生命。(B)有1/3的概率能治愈所有人,2/3的概率一个也救不活。你选择哪种药?选择A你确信你能救活200人,选择B你要赌多少人可以救活。因此这个选择很容易:72[%]的受访者选择A.因为你不敢赌你可以救活多少人。
下面是另外一个问题:600人感染了一种致命的疾病,有以下两种药物可供选择:(A)肯定致400人于死地。(B)有1/3的概率能治愈所有人,2/3的概率一个也救不活。你愿意选择杀害400人吗?不会的,至少还存在救活所有人的可能性。对这个问题只有22[%]的人选择A。
这个有趣的实验是由卡尼曼和特维斯基于1981年首先设计的,实际上这两个问题完全相同,只是表达的方式有所差异而已。第一个的重点放在收益上,而第二个的重点放在损失上。这两个科学家利用这个以及其他类似的问题得到下述结论:人们对于收益和损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即:人们更愿意赌损失而非收益。
油市有风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以及许多在原油市场里未及时止损的人的心态都可以被这个实验的结论所解释。所以在油市里,一定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克服人性贪婪的弱点,提前设定操作纪律,并严格执行,及时止损,将损失降至最小化。
如果周瑜明白这个道理,吸取之前两轮PK失败的经验,及时止损并换种行事策略,也就不会在之后和诸葛亮关于夺取荆州的第三轮PK中又不幸被诸葛亮识破伎俩,导致自己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感叹而不治身亡。
温馨提示:众多投资者不要学周瑜,对抗损失除了心态及技术层面上的把控外,双重保障降低亏损。如果想要在投资的路上走得更远,就不要有周瑜这样的心里,止损有时候就是盈利。做投资就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想一夜暴富,你来错了地方。
文/一心品金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一心每天都会在微信更新实时操作点位,明天更会对EIA做一个详细的布局,每周喊单盈利点25左右(新华油),有图有真相,实时原油指导微信yxpj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