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的原因是:第一,目前中国的劳动力还是便宜,而且高端人才工资也不高;第二,中国人口红利虽然在下降,但并不是完全不存在,目前每年出生的小孩还有600多万;第三,中国老百姓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仍存在很强的刚需;第四,中国债务并没有危险,目前中国只发了16万亿国债,债务还是可控;第五,中国农村城市化运动还在进行中,每年有500-1000万人口进城,在此背景下,房地产的刚性需求还是存在的。
对于人民币,人民币没有长期大幅贬值的基础,美元对人民币2010年到2014年四年当中,贬值贬了11[%],2014年到2016年升值了11.3[%]。对于股市,2015年之所以出现股灾,一是因为A股估值偏高,同时配资又放大了杠杆。2015年的股灾其实已经到了金融危机的边上,但政府很强有力。另外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根据美联储报告及非农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正在逐步复苏中,中美作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经济向好必然后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从大势上来看中国经济整体向好前进。 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问题,目前政府启动一系列改革举措,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发生转变,并主动下调了预期,由于对国内的问题不了解因此市场产生看衰中国经济的情绪完全可以理解,但不应被过分解读。随着人民币量化宽松政策的抉择转变,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人民币汇率较之前大幅的变动是可以理解的,但对原材料、大宗商品进空等回带来成本上的上升。
美国12月ADP新增就业25.7万人,大幅高于预期,预期新增19.2万人,前值(修正)为21.1万人。小非农ADP数据向好表明“美国就业市场增速强劲不容置疑,唯一削减岗位的行业就是能源业。如果当前就业增速得以维持,预计将在今年年中实现充分就业。上一次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仍是10年之前。” 周四(1月7日)纽约盘中,美国当周初请录得27.7万人,略差于预期的27.5万人,在经济放缓的第四季度仍表现良好。周三美国数据整体不佳,美联储纪要偏鸽派,国际油价重挫,恐慌情绪蔓延,金银或追捧。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虽不及预期,但较上周的高位有所回落;12月数据表现具有不稳定性,反映出在假期进行数据调整具有一定困难;该数据已经连续第44周位于30万荣枯线以下,表明在经济增速放缓的第四季度,美国劳工市场依然发展稳健。昨日的ADP也异常强劲,周五的非农数据亦前景乐观。
本周的市场焦点都聚集在沙特伊朗关系上,投资者都担心沙特伊朗关系恶化可能会使两国竞争性增产,所以一致看空导致了本周前四天的连续性下跌,甚至在eia利多的情况下,不涨反跌,对其他数据的刺激钝化,但是从昨天的反弹力度也可以看出,市场对其他数据的刺激开始恢复正常反应。但从中美经济的基本面来看,油价的复苏只是时间问题,现在应当转变观念了,后市把握多头的回补。盘点当下局势,解读投资问题!独家投资资讯和分析策略请关注笔者微信:zcw930129(长按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