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凯梓:非农之战篇现货投资,止损就是赢
无论仓位的调配如何合理,如果这个仓位没有事先设定止损的话,就如同一辆汽车没有“刹车系统”或“刹车失灵”,其安全性可想而知。没有设定止损的仓位不能算作是一个好的资金管理,甚至都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
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是股票市场最根本的特征,也是一个不可改变的特征。交易者为了保护自己,出于一种本能反应,必然会对不确定性进行确定性的应对,于是就有了止损,就像开车时踩刹车的动作会“条件反射”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止损,在英文中表述为stop loss,从字面上看,就是让损失停下来的意思,即损失到此为止。止损是股票交易中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犹如汽车中的刹车装置,遇到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才能确保安全。止损的最终目的是保存实力,避免小错铸成大错、甚至导致全军覆没。
尽管止损的方法和技巧很多,五花八门,数不胜数,但是,从交易系统的角度而言,笔者万凯梓建议主要采用以下几种:
第一:底仓强制止损法
当自己的交易系统发出建仓信号后,立即开仓。但在建底仓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初始止损伴随其中。我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经讲过,我愿意承受的最大损失是总资金的2[%],而“底仓”仓位一般是40[%],那么“底仓”的止损位就定在“底仓”平均成本价下方5[%],这个原则不能轻易改变。其实,这个“5[%]止损法则”还隐含了另外一个意思,它与上升趋势的确立有直接的关系。即底仓止损,意味着这次交易系统发出的建仓信号有可能是“无效买点”,也就是说,这个买点很可能是一次假突破,或者还没有真正脱离盘整行情。因为在我的交易记录中,一旦行情确立了上升趋势,很少会触发底仓止损。从这个角度来说,止损还具有验证趋势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买入后立即上涨,很快脱离建仓成本区,就不会触发止损,也就说明跟对了趋势的方向。反之,触发止损,就说明跟错了趋势的方向。因此,“底仓强制止损法”,即“5[%]止损法则”,已经成为了我的交易系统的重要原则之一。
第二:底仓盈亏平衡点止损法
如果底仓没有触发止损,买入后股价虽然上升,但并没有出现急攻位抬的暴涨行情,而是缓攻碎步上行,甚至一波三折,此时,有点“鸡肋行情”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便将底仓的初始止损位移至建仓价,这是底仓的盈亏平衡点位置,因此称为底仓盈亏平衡点止损位。如果从开仓那天起计算,一个月时间(四周20个交易日)的涨幅不足15[%],也就是说,平均每天的涨幅不足1[%],那么,也就不用考虑加仓加码的问题了。此时如果行情回撤,跌到底仓的盈亏平衡点位置,则立即清仓离场。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真正的上升趋势行情并没有展开,很有可能是一个区间振荡行情。对于趋势跟踪交易者来说,一旦能够确定行情的性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升趋势,就会立即退出。这样做,虽然没有赚到钱,但也不至于亏损本金。因为趋势跟踪交易系统有个原则就是“只做上升趋势,回避下跌趋势,不得参与盘整”。
第三:滚动仓动态跟踪止损法
如果底仓盈利状况符合预期,说明做对了方向,那么行情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此时就要随时准备启动滚动仓。滚动仓的建仓点一般设在上升途中回踩的某个技术支撑位,也有一些买点属于我交易系统中胜算比较高的“经验买点”,比如【东山再起】、【海豚张嘴】。
一旦滚动仓加码完毕,滚动仓动态跟踪止损将如影随形。它是将止损设置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剔除市场的随机波动之后,在关键的技术位设定止损单,从而保证滚动仓资金的安全。滚动仓的这种止损方法相比底仓的止损方法,略为复杂些。但交易次数多了,自然熟能生巧。比如,在上升趋势中,这个滚动仓动态跟踪止损点,有可能是一个小上升通道的下方的支撑点,也可能是上升浪中的一个小浪之后回调的低点,也可能是一个调整波的最低点。如果是在调整波结束之后的回升点买的,止损点就设在这个调整波的最低点。如果滚动仓买入后,股价虽然大涨小回,一波三折,但却不断创出波段新高。那么,就将滚动仓动态跟踪止损点上移到波段新高前的回调低点处。如果新高不断,就一直用同样的办法向上移动止损点。
第四:无条件止损法
有一种止损方法,无论盈亏,不计成本,夺路而逃,彻底清仓,这种方法称为无条件止损。虽说是“无条件止损”,但还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比如,当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如天灾人祸,金融海啸,“530半夜鸡叫”等不是人为能够控制的风险时,此时,启动“无条件止损法”。再比如说,当买入个股的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时,应摒弃任何幻想,不计成本地杀出,以求保存实力,择股再战。
综上所述,止损可以说是交易系统中控制风险的必要手段,也可以视作交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但我还是更喜欢将止损划归到“资金管理”的模块当中。因为,止损只有同仓位结合起来,才更具风险控制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