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获得诸多的好处,日美经济将在TPP框架下的融合,值得中国的关注。 第一,TPP使日本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占据了最有利地位。美国参与TPP,但不参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参与RCEP,但不参与TPP。 日本是TPP和RCEP的成员方。不仅如此,日本既参与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谈判,也是东盟(亚细安)和日本自由贸易协定的当事方,还将是未来亚太自贸区的成员。 从长远看,日本在中国实施的自贸区战略中能分享到中国经济不断增长的好处,也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与美国传统的经贸关系。 日美各自与一些国家签署了众多的自由贸易协定,但日美之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很小。原因在日本国内的利益集团强烈抵制与美国谈判自贸协定。 TPP成为日美自贸协定的替代品,TPP的诞生化解了上述困境。TPP谈判使日本国内的争论转移到日本能从TPP获得多大的利益。 TPP谈判的完成为日本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铺平了道路。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是欧洲版的TPP,欧美在贸易与投资规则上的统一,自然能使这套规则延伸至日本,一旦日本完成了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意味着欧美日三大经济体制定的国际经济新规则融合一致。 至此,可以说,全球有别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国际经济规则在自由贸易协定的形式下得到统一,按照自由贸易协定“轴心—辐条”(HubandSpoke)的理论,欧美日就是轴心,其余国家都是辐条。日本成为参与大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到处都沾边的国家。 第二,TPP给日本提供开放促改革的倒逼机制。日本的农业高度保护,国内一直很难推动农业政策的改革,日本农产品最惠国平均税率为16.6[%],但是畜产品最高税率为189[%],奶制品最高税率为692[%]。如此高的税率让TPP的其余国家无法接受。 在TPP框架下,日本取消大部分农产品的关税并增加关税配额的额度,农产品市场得以开放,比如,日本承诺在TPP运行后的16年内,取消74[%][%]的牛肉和奶制品进口关税。 日本在以往的自由贸易协定中都排除大米的贸易自由化,现在日本承诺在TPP运行后的13年内,对美国的大米配额从5万吨增加到7万吨。虽然日本开放的程度还不高,但是这次日本让步了,TPP将迫使国内的经济结构做出调整。 第三,TPP帮助日本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利益。根据美国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模型,日本将是TPP成员国中获益最大的。 到2025年日本每年的进出口将分别增加1400亿美元,国民收入每年增加1000亿美元以上。首先,进入日本企业市场的规则放松,为日本企业扩大海外市场提供了机会。 其次,TPP分阶段地削减关税和原产地规则提高了日本汽车的竞争力。 北美自由贸易区规定的汽车原产地规则必须达到62.5[%]的增值标准,TPP规定了45[%]的增值标准,增值标准的降低有利于日本企业利用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廉价零部件组装日本制造的汽车,再加上关税的降低,提高了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最后,TPP降低了农产品、奶制品等其他产品的关税有利于日本消费者增加消费者剩余。 第四,日本在国家战略上的好处,日本在TPP框架下加深与美国的经济联系,也巩固了日美军事同盟关系,日本会感到国家获得安全的保障。 日美经济将在TPP框架下融合 二战后日美经贸关系的演变能为中美经贸关系提供有益的启示。二战后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曾为日本对外经济创造有利条件作出了贡献,其中包括帮助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但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日美贸易摩擦不断。 从产业视角看,日美贸易摩擦从纺织品、汽车、钢铁到半导体;从结构看,日美储蓄和投资结构的差异,各自的国际收支失衡严重,最终美国迫使日元升值。 从制度视角看,日美经济摩擦表现在金融、保险、建筑、流通等服务贸易的经济政策、交易习惯、产业的规制和反规制的冲突。日本经济在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中不断实现产业升级,摩擦的领域不断变化,日本产业也不断朝高附加值产业转移。 今天观察日美经贸关系,已不能简单地从货物贸易数量的多少看问题,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的重点已经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构成了要素的跨境流动与重新组合,并超越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 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视角看日美经贸关系,可以发现日美经贸关系愈加融合。汽车产业是反映日美经济融合的典型案例。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汽车制造商为了避开贸易壁垒开始在美国设厂制造汽车。 1982年本田在美国设厂后的10年,日本企业在美国建立了汽车产业的供应链体系。 2014年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拥有26家工厂,直接聘用的员工8万2000人,因供应链关系间接给美国创造了136万个工作岗位,累计的投资规模达到400亿美元,仅2013年生产汽车360万辆和发动机400万台。 2000年以后,在美日本企业生产的汽车占北美汽车生产的比重不断上升,2012年该比重上升至70[%],2013年再上升至71[%]。 美国81[%]的混合动力汽车是美国制造的日本车。2015年1月美国市场10大畅销车中除了有三个牌子不是日本的,其余全部是日系汽车。 在美的日本企业出口或进口汽车以及零部件,也扩大了日美汽车贸易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2013在美国的日本企业出口汽车达39万辆,但这不是日本出口,而是美国出口。 TPP既是一个贸易协定,也是一个国际投资协定。TPP借助打造新的贸易与投资规则服务于供应链贸易,即打造“贸易—投资—服务的综合体”。 TPP有利于日美两国的跨国公司在12个各成员国之间打造全球生产一体化,并围绕着生产一体化展开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投资。TPP促使日美两国在经济制度上的融合,必然再进一步加深彼此间的经贸关系。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中美经贸关系似乎重演了日美经贸关系。今天中国企业也走到了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地步,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在升级,中美经贸关系也从货物贸易转向直接投资领域,中国企业能否像日本企业那样在美国站稳脚跟,在美国市场与美国本土企业竞争呢? 这除了企业需要自身的功夫之外,政府的作为就是为中美经贸关系创造条件。 TPP有利于中美进一步发展贸易,也有利于中国在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笔者乐观地预见,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签署和中国在全球气候大会作出的积极姿态,都在为中国加入TPP创造有利的条件。 TPP涉及金融服务业的开放,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将促进中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同样,这也为中国加入TPP创造有利的条件。中国当年融入了WTO,将来加入TPP,都是中国走市场经济道路的必然选择。 【基本面】
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已决定勒紧腰带,大幅降低2016年的财政预算,并上调国内燃油价格40[%],来抵抗油价暴跌带来的冲击。 此前,沙特为国内成品油提供了巨额补贴,使油价低到了无法置信的程度。作为传统的社会福利措施,沙特国内的燃油、用电、用水一直保持着世界最低价格水平。全球油价网(globalpetrolprices)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沙特的汽油价格为0.23美元/升,折合1.49元/升,相当于中国汽油价格的四分之一。 【技术面】
先来回顾下昨日行情,昨日低开走,至美盘达到238附近,加上晚间(23:30)EIA的数据继续利空,至日内低点236附近,凌晨围绕238附近整理。日线来看,呈现阴阳排列格局,均线系统开始聚集,附图MACD红色能量柱有所减弱,KDJ有死叉之势。4小时方面,5日均线下穿10日和20日均线,附图MACD绿色能量粘合运行,KDJ向超买区运行。综合来看,鹤卿认为油价上涨动能不足,今天仍有下跌空间。今日做单方面,注意几点,第一点,从日线图上K线可以看到,呈阴阳排列,可见油价多空争夺比较激列,而短线的方向也需要进一步的确认,今天能否破位也成了关键。如果今天继续收大阴,后续仍会有一波大跌,相反,大阳收盘的话,短期震荡仍然会继续。第二点,连续多次下攻之后,下方支撑就会变得薄弱,在大家对短线方向迷茫的时候,仍然可以以空为主。同时做好防守性多单。第三点,关注下方236附近的支撑,如果下破,仍有机会创新低。
【操作策略】
1.见241附近空单进场,损3点,目标236,破位持有当小中线单子。
2.破位236并站稳,可以加仓空,损3点,目标233到-231;
3.意外上破243,回落241进多,损3点,第一目标246,破位看255附近。
文本/蔡鹤卿。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实时动态关注微信/chq221b(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