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上的差异和变化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好转甚至变得强大,民众收入普遍提高时,人们的心态也开始产生变化,逐步地向欧美、反欧美发展。人们往往开始从一个有钱人的角度,对欧美国家评头论足。随着到欧美国家旅游的人数增多,人们发现欧美国家也不过如此,看到的和想象的相差很远。而特别是当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增强时,该国的个别人则开始认为,如果欧美国家再惹是生非,发几个*教训一下,以解心头之恨。
近几百年来,中国由弱到衰,受他国侵略和欺辱,而后又发展成世界经济大国,人们的心态特别是对欧美国家的心态是无奇不有。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在现阶段内,还是没有克服崇欧美和恐欧美的心态。而中国要想成为超级大国,恐怕就要向美国人那样,敢于认为自己是最强的,同时又用事实来证明自己是最强的。
当在中国的街头巷尾,人们不再关心欧美国家的动态,或以了解欧美国家情况、穿戴欧美名牌为荣时,可以说中国如果还不是超级大国,起码离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距离已经十分接近了。
超级大国的硬指标
一个国家是不是超级大国,应该综合地从各方面去衡量。从经济层面上看,要看这个国家民众的收入、物价上涨情况、住房情况、赋税情况、个人所拥有的财产情况等等。从科技方面看,这个国家是不是处处领先,不断创造出新的研究成果,开发出世界领先的产品。从教育方面看,这个国家是不是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教师队伍,不断地培育出国际的优秀人才,而不是只会考高分的学生。从工业和服务业方面看,这个国家是不是拥有国际领先的产品、及世界水准的技术服务人员。从军事方面看,这个国家是不是拥有可以派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能打胜仗的军队。当然,类似地,人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硬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超级大国。
美国人往往可以自豪地认为,美国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唯一的超级大国。因为不管是看哪一类的指标,美国人都可以说,自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当然,美国人也看到了中国的潜在发展力和竞争能力。但是,就目前来讲,中国还不能和美国平起平坐。其实,不用往其他方面看,只要看看每年中国犹如潮水般地涌到美国来上学的留学生,人们就可以断论,中国离超级大国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对待沿海领土态度的变化
在近期中美战略对立态势凸显,美国在南中国海军事活动频繁。傅莹这篇文章此时问世,释放了中国希望缓和局势的信号。这个温和的低姿态,与美国轰炸机“误闯”事件后中国的克制如出一辙,体现了同样的战略选择。这个选择就是,中国依然需要和平的环境,无意挑战美国。
然而,这一两年里国际政治局势与氛围的变化,说明中国要让西方国家相信这一点正变得越来越困难。当前,有不少西方观察家认为,中国在试图一步步改变美国主导的战后秩序。中国则是一再强调无意改变现状。在国际学术论坛上,这类辩论往往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信具现实感的人士都会认同,在一个大国崛起时,现状不改变是不可能的,中国能够承诺的只是不太剧烈地去改变现状。然而,现实是美国对中国的抵御心理高涨,对中国的战略猜疑占上风,和平面对的风险上扬。
中国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即使中国现在还不是一个超级大国,但是由于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一个超大经济体,世界各国都会自然、或不自然地需要中国参与国际事务。这中间包括想向中国学习发展经济的经验,争取中国投资,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以及希望中国出面帮助解决国与国、或地区之间的矛盾和争端,等等。中国以前常批评,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充当国际警察处处干涉别国内政。但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中国即使不想参与或干涉他国内政,可能也会不得已而为之。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讲的,大国的国际责任吧。
对原油,铜等贵金属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添加分析师微信号:yypj68(长按可以直接复制微信号),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