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华盛顿12月18日电 (记者郑启航 高攀)美国国会18日投票批准一项法案,解除美国长达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
当天,美国国会众议院、参议院先后投票通过2016财年综合拨款及税收优惠法案,其中包括解除美国原油出口禁令的条款。
根据美国的立法程序,该法案将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后生效。美国白宫此前已对上述法案表示支持。
上世纪70年代初受石油危机冲击,美国国内油价一度飞涨,为保障本国石油供应安全,美国于1975年出台《能源政策和节能法》,开始严格限制美国原油出口。
近年来,在页岩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加,2015年美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美国国内要求解禁原油出口的呼声不断高涨。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解除原油出口禁令将增加全球原油供应,短期会加大国际油价下行压力,但由于当前国际油价低迷,美国原油出口量可能很小,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不大;长期来看,解除出口禁令有助于扩大美国原油销售,促进美国石油及相关产业的投资和发展。
而当美国距离取消持续四十年之久的石油出口禁令越来越近时,亚洲买家对该国原油很可能并不是特别感兴趣。要知道,亚洲炼油商通常加工的是较重、含硫量较高且价格相对便宜的石油。相比较中东的原油供应,产自于美国的较轻且更清洁的页岩油,对于亚洲买家来说,只是“备胎”。
印度国有油企Hindustan Petroleum公司炼油业务负责人B.K. Namdeo在接受电话采访时指出,“从经济角度来看,对于亚洲绝大多数炼油商来说,美国的轻质石油是不切实际的。在亚洲地区,大多数炼油商没有使用轻质原油的配置。另外,还涉及到运输成本,以及运输时间的问题。”
亚洲的石油买家正在从全球油市的供过于求中获得巨大好处。在过去的一年内,油价跌幅高达35[%]左右。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实际上已经决定放弃产出限制,为的是能够通过源源不断的廉价石油压垮竞争对手,将后者踢出局。对于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来说,这无疑是个噩耗。但是,对于亚洲买家来说,却是特大喜讯,因为他们可以享受来自中东、墨西哥、尼日利亚和俄罗斯的稳定原油供应。
在12月11日发布的报告中,国际能源署指出,亚太地区2015年每日消费3193万桶原油。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将位列原油最大使用国。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数据,2014年,在日本和韩国的原油进口中,源自中东的原油进口占据84[%]的高份额。分析师企鹅531146270
中国已经在4月份取代美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而且尽管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中国的原油购买量预计仍将保持强劲,这将给全球原油和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能源研究公司FGE驻北京分析师Wu Kang指出,中国或许会购买美国原油,因为中国独立的炼油商想要将轻质原油掺入重质且较便宜的原油中。
但是中国原油进口的重要来源地是俄罗斯。长期以来,中俄之间的原油贸易主要是通过铁路运输,存在风险大、运费高的劣势,到2011年,全长近千公里的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产输油,开启中俄之间通过管道输送原油的历史。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穿越中俄边境,途经中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止于大庆,管道俄罗斯境内段长约72公里,中国境内长927.04公里,2011年1月1日正式启用,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最大年输油量3000万吨,是中国油气进口东北方向的一条战略要道。
据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漠河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中俄原油管道进口原油通过管道“自动进口”,进口量大,随进随放,两国采取质量交接。2015年11月,中俄原油管道检验监管俄罗斯进口原油139万吨。目前,管道通油总量达7656万吨。
由此观之,美国虽解除原油出口禁令,但在目前原油供应过剩的情况下,海外市场对美国原油的需求并不强烈,原油趋势依旧为空,操作上建议以反弹做空为主,就稳健而言,不要逆势去抓取多头反弹,近段时间的行情每一波都来的比较迅猛,逆势容易被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