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11月原油价格重新走低,陷入了市场对于需求的质疑(例如暴跌的中国石油进口,中国过剩的石油产能以及中国工业产出)和供应的担忧中(例如库存的大幅增长)。但是,一个更加重要问题却很少有人注意到:那就是伊拉克的问题。作为欧佩克国家中产量增长最快的成员国,伊拉克在11月直接向美国港口运送了190万桶原油。
1、国际形势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语: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最新报告预测,在5年或更短时间内,中东部分产油国将用光现金,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沙特、阿曼和巴林。IMF估算,仅2015年,低油价就将令中东地区财富蒸发3600亿美元。低油价“寒冬”来袭,中东国家将何去何从?
此次油价下跌是由多重因素造成,全球经济增长整体下滑,对石油总需求下降;技术创新、页岩油气开发、新能源等技术;中东北非动乱、乌克兰冲突等地区冲突导致有关经济活动、人员往来减少等。美元上涨以及热钱回流美国也是一个因素。而前几日的巴黎恐怖袭击也进一步的打压原油价格。而此次油价并非完全归结为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新能源的使用等几个简单因素;况且石油价格不仅由供需决定,同时还是全球金融领域最具有投机性的商品之一,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国际投资者对石油价值的预期,以及产油国和石油进口国之间通过金融工具对价格展开的博弈。
伊拉克现在是欧佩克成员国中产出增速最快的国家,11月伊拉克向美国港口运送了10艘油轮的原油,让我们看看彭博社的邮轮追踪轨迹和图表。假设这些油轮按计划抵达美国,那么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190万桶的原油将是美国自2012年6月以来从伊拉克最大的原油输入。
图为伊拉克2012年至2015年原油产量走势图
2、油价下跌的受益者究竟是谁?
很多中国的消费者抱有疑惑:国际原油价格一直下跌,为何国内的油价没有下调?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内油价与国内经济是密不可分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国家对油价的调整是非常谨慎的;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油价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中石油、中石化对汽油价格享有定价权,为了维护企业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会控制油价的下跌。
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获益方式就是在油价下调后,买入大量的成品油,就像前段时间排队加油。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取巧方式,不过收益甚微,并不能充分的利用好国际局势,从中分一杯羹。
国内传统的观念是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从而获取差价利润,包括国内的股票也是这样模式,但是新兴互联网金融——原油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思路。做市商的出现,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涨、跌都可获利的渠道。从下图中我们不难发现,美原油价格从十月中旬开始,一直处于下行价格通道,从最初的51美金,下跌到最低40美金。国际市场上把握到这样波动的投资者都已经收获颇丰。而目前油价已到阶段性底部,从技术层面讲将迎来技术反弹44-45美金,而后受国际形势以及美国加息等影响,继续下跌,极有可能见到新低。而各大产油国的不减产政策在年内将促使这一预测的实现。
纵观金融市场二十多年风雨,动荡局势造就真英雄,而如何成为这一波油价浪潮的弄潮儿,需要的是专业与智慧。而目前国内金融市场混乱,国家扶持的原油产业在大力整顿后,更加专业、透明。想要跟上国际、国家的脚步,分取一份属于你的蛋糕的投资者。
一对一专业教学;私人qq504733284 指导千人群734509;备注:tx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