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李毅雅指出 重磅突发:七万亿来了 中国式量化宽松来啦! 内容: 自存贷比取消的消息还未落地开始,业内许多人就开始预言,将释放约7万亿信贷资金。如今,存贷比真的取消了,7万亿信贷资金如约而至,人民币贬值近2[%],你的钱就这样被“偷走”了。
实际上这不算周末最重大的事,最重大的事情是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这才是真正的投放基础货币,是中国式的QE来了!
央行10月10日发布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和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精神,按照2015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要求,人民银行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
所谓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指的是银行可以用现有的信贷资产(也就是已经放出去的贷款),到央行去质押,获得新的资金。
类似于美国Q3的一种操作方法。很简单,商业银行贷款后,把借条给央行,央行闭着眼收购这些借条,商业银行手里就会有无穷无尽现金。当然,央行可以设立个内部指标,控制放水节奏。high,老是搞些遮遮掩掩的动作,没啥意思的,不能改变局面。
你们要是不知道它在说什么,就只能风中凌乱了。其实所有这些英文翻译成中文,就简单两个字——撒钱!
也有金融业内人士解读,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本质上就是信贷加杠杆!属于“债务抵押次级贷”:先贷一百万,抵押后可以再贷一百万!更或者说,“之前借的一百万还不上了?没关系!这个欠债可以抵押给央行,让央行印钞机开动,然后再借你100万(当然肯定要打个折)!”难怪有网友评论:“已贷解贷,贷中贷,贷贷相传,绵绵不绝……”
券商比较谨慎的发表评论“中国式微刺激再现。”
四川众赢九州商贸有限公司李毅雅 对此发布研报称,央行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是中国式微刺激再现,总量上是为对冲地产和传统经济下行压力,结构上是为经济转型,即通过设定不同信贷资产折扣率,比如将符合经济转型要求的小微和三农信贷资产设置更高的折价率,折价率越高的信贷资产可获得更多的基础货币,为金融机构向小微三农贷款提供正向激励。
三季度的统计数据还没有公布,但经济数据的不景气令三季度GDP增速蒙上阴影,近25年来或首次低于7[%]。10月8日,瑞银发布最新研报认为,预计即将公布的三季度GDP或将下滑至6.6[%].
各种救市措施不见效果情况下,这将倒逼中央出招, 类似08年的温式刺激卷土重来。用新一轮货币大放水来延缓“房地产 地方债 企业破产”危机,是不得以而为之的“托底”之举。
减税只能做做样子。现行体制下,当经济衰退时,税收负担只能加重(预征、查税等大量出现),不可能减轻,因为庞大的政体消耗无法降下来,减税没有任何操作空间。
这样就剩下一条路:“放水”!当然,“放水”有多种方式,也一直在放,但仍然不行,也只有加大阀门,或多开阀门了!毫无疑问本届政府不喜欢直接、连续降准,因为舆论压力太大,很多人会批评中央政府“又回到2009年救市老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