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9月4日)公布的美国非农数据着实令市场对美联储9月是否加息显得“雾里看花”,8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17.3万人,大幅低于预期的21.7万,失业率则从5.3[[%]]降至5.1[[%]],为2008年4月来最低水平。黄金美元更是出现“过山车”式的行情,整体来说,非农只是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宽幅震荡。本周在褪去非农的光芒之后,中国数据携手各国央行席卷市场,金融市场孰是孰非还有待分解。
阻碍美联储9月启动加息的数据:新增就业者增长放缓。须知,出现这一趋势的同时,美国国内通胀还持续低迷,最近全球市场动荡,美元升值正带来通缩压力,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又令人担忧。这些因素综合影响足以让美联储本月按兵不动。也就是说,即使今年美联储无疑要加息,本月的会议也不是最后付诸行动的时刻。
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1个基点,至0.7[[%]]。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4个基点,至2.13[[%]]。
同时,美元指数下跌0.1[[%]],至96.28。欧元兑美元上涨0.1[[%]],至1.1134美元兑1欧元。
油价方面,美国WTI10月原油期货收跌0.70美元,跌幅1.50[[%]],报每桶46.05美元。ICE布伦特10月原油期货收跌1.07美元,跌幅2.11[[%]],报每桶49.61美元。
本周中国重点数据解析
周一(9月7日)关注:外汇储备数据
9月7日,央行将发布8月中国外汇储备数据。根据彭博调查得出的共识数据,中国8月外汇储备将从3.65万亿美元下降至3.58万亿美元,减少710亿美元。外汇储备快速下跌可能引发市场担忧看淡中国经济的情绪到底有多重,并进而担忧国内金融稳定。
周二关注:出口数据
9月8日,海关总署将发布8月份进出口数据。市场普遍预测8月份出口同比下跌6.7[[%]],之前7月份同比下跌8.3[[%]]。早期指标指向外部需求疲软。8月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以及韩国出口初值双双下跌。人民币贬值可能对中国出口商没有重大助益,因与中国竞争国家的货币下挫更多。
周四关注:CPI和PPI数据
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7月PPI同比为-5.4[[%]],创出2010年以来的新低,而PPI素来被认为是CPI的先行指标。由于受到以国际原油价格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超预期下跌的影响,加之国内工业品产能过剩的状况未得到缓解,从PPI同比看仍面临较大的通缩压力。
工业生产者价格很可能仍处于通胀紧缩范围。普遍预测8月份PPI同比下跌5.6[[%]],之前7月份下跌5.4[[%]]。这将是连续第42个月下跌。
周日关注:一系列经济活动数据以及房地产行业数据
9月13日,国家统计局预定公布8月份经济活动数据。PMI的早期迹象和金属价格都指向制造业增长减缓。普遍预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高于7月份的6[[%]]。鉴于就业稳定以及服务业部门相对强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能持稳。此外,还将公布房地产行业的数据。在一系列降息和政府放松住房限购政策的推动下,全国住宅价格和销售持续上涨。
今日美国、加拿大劳动节假期休市,预计行情较清淡。具体操作建议会在黄璟浩空间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