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黄金价格主要有三种类型:市场价格、生产价格和准官方价格。其他各类黄金价格均由此派生而来。
1.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包括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这两种价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两种价格都受供求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变化大,而且价格确定机制十分复杂。
一般来说,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所受的影响因素十分类似,因此两者的变化方向和幅度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但由于市场走势的收敛性,黄金的基差(即黄金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差)会随期货交割期的临近而不断减小,到了交割期,期货价格和交易的现货价格大致相等。从理论上讲,期货价格应稳定地反映现货价格和特定交割期的持有成本。因此,黄金的期货价格应高于现货价格,远期的期货价格应高于近期的期货价格,基差为负。但由于决定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因素错综复杂,例如黄金的近期、远期的供给,包括黄金年产量的大小、各国央行黄金储备的抛售等;黄金的市场需求状况,这里还包括黄金实际需求(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黄金回收与再利用等;世界和各国政局的稳定性、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利率以及一些突发事件都是影响投资者心理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黄金价格的走势;投机者利用金价波动、突发事件大肆炒作,加上各类对冲基金入市兴风作浪,人为制造供求假象。这一切都可能使世界黄金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失衡,出现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关系被扭曲的现象。这时,由于黄金供不应求,持有期货的成本无法得到补偿,甚至形成基差为正值的情况,以致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近期期货价格高于远期期货价格。
2.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是根据生产成本建立一个固定在市场价格上面的明显稳定的价格基础。以现在的汇价估算,黄金开采平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每盎司260美元(1986年,南非黄金生产成本约为每盎司258美元)。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进步,找矿、开采、提炼等的费用一直在降低,黄金开采成本呈下降趋势。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世界每年新增的黄金约为2
600吨,而每年黄金的需求量都要大于开采量300~500吨。但由于1996年以来各国央行的大规模抛金行为,国际市场的金价从418美元/盎司的高位一路下滑,甚至下探到257.60美元/盎司,低于一定时期的黄金生产成本,使得各大黄金生产国遭受巨大的损失。
3.准官方价格
准官方价格是指被中央银行用做与官方黄金进行有关活动而采用的一种价格。在准官方价格中,又分为抵押价格和记账价格。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官方总储备量(各国中央银行往往是各国黄金的最大持有者)1998年大约为34
000吨。按目前生产能力计算,这相当于13年的世界黄金矿产量,并且占已开采的全部黄金存量137
400吨的24.7%,这是确定准官方金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1)抵押价格。这是意大利1974年为实现向德国借款,以自己的黄金作抵押而产生的。抵押价格的确定在现代黄金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每盎司黄金等于35个特别提款权的规定,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持有黄金的中央银行不冻结黄金的需要。实际上,这种价格是由美国对黄金不要“再货币化”的要求与欧洲对黄金“非货币化”的谨慎要求的组合。在借款时,以黄金作抵押,黄金按市场价格作价,再给以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对金价予以保值,因为有大量黄金在抵押。如果金价下跌,借款期的利息就得高于伦敦同业银行拆借利率。
(2)记账价格。记账价格是在1971年8月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提出的。由于市场价格的强大吸引力,在市场价格和官方价格之间存在巨大差额的情况下,各国因为其官方黄金储备定价的需要,都提高了各自的黄金官方价格,于是就产生了为确定官方储备的准官方记账价格。
在记账价格的操作中,主要有三种方法:
ナ按不同折扣标准(以市场净价或直至30%的折扣)同市场价格联系起来,按不同的基础以不同的调整期来确定金价(分为3个月的平均数、月底平均数等);
ナ以购买价作为定价基础;
ナ有些国家以历史官方价格确定,如美国1973年3月制定的42.22美元/盎司,一些国家按196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5美元/盎司来确定。准官方价格在世界黄金交易中已成为一个较为重要的黄金价格。
以上操作建议由尹幕菲提供,转载请注明!以上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造成操作上的不当,风险自担!更多行情了解直接联系尹幕菲扣扣********或进###现货白银vip###:********进群**:“尹幕菲”祝您交易愉快!!!由于免费体验名额有限,没有**码者一律不得进群体验,谢谢合作!我们追求的是共同赢利,诚信为本,友情提示:请堤防诈骗!!!
请大家不要轻易相信在别的分析师帖子里打自家公司广告的团队,这种行为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手段十分恶劣,这样的团队更不可能对自己的客户负责!还请投资者朋友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