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档团队-点蚀成金】浅析我国黄金投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 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中国黄金市场的开放和发展现状以及我国黄金市场存在的问题,对该怎么样进行黄金投资和选择黄金投资方式提出了以下建议:建立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市场监管与创新机制;建立行业协会;调整税收政策加速其市场化;化解金融分业监管与市场运作的现实矛盾。
关键词:黄金价值;投资方式;黄金市场
一、我国黄金市场发展历程
从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来看,我国一直是一个黄金贫乏的国家。虽然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黄金在我国历史上也是财富的计量单位和拥有财富的象征,黄金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但实际上由于中国黄金总量上的缺乏,使得黄金无法成为财富流通中介的主角。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担当流通货币功能主角的是白银。我国“贫金”的现实一直持续到21世纪的今天。
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在这样一个几乎“无金”的中国大陆上开始经济建设与金融体系建设。中国政府只能从新生产黄金中获得增加,而没有历史存留的积累。在1949年建国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政府对黄金产业一直实行严格管制,黄金生产企业必须将开采和冶炼的黄金,全部售给中国人民银行,再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过审批环节配售给各用金单位。
1982年,我国恢复出售黄金饰品,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熊猫金币为标志,我国开放金银市场迈出第一步。1999年11月,我国放开白银市场,封闭了半个世纪的白银自由交易开禁,上海华通有色金属现货中心批发市场成为我国唯一的白银现货交易市场。白银的放开被视为黄金市场开放的“预演”。2001年4月,我国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同年6月,中央银行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金价进行调整。随后足金饰品、金精矿、金块矿和金银产品价格全部放开。
2002年10月30日,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为标志,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黄金投资逐渐走进社会大众,黄金投资在中国迎来了全新开端。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在2007年9月11日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使我国黄金市场与国际接轨,进而融入国际黄金市场。2007年1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黄金期货合约。2008年1月9日,黄金期货上海黄金交易所上市,我国黄金期货的推出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黄金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形成现货市场、远期交易市场与期货市场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二、我国黄金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黄金生产国,第三大黄金消费国,但我国人均年黄金消费量仅约0. 26 克,远远低于0. 7克的世界平均水平,这反映出中国黄金投资市场潜力巨大。虽然中国的黄金、白银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
(一)、市场比较封闭,产品单一
上海黄金交易所现有一百多家会员,包括商业银行、黄金生产企业、冶炼企业以及黄金加工企业,全部为国内会员,缺乏国际性会员。品种的较少直接影响投资者的选择性和地域竞争。
(二)、黄金市场的创新和风险防范凸显法律资源供给不足目前黄金市场主要还是局限于黄金现货市场,但按照黄金市场开放的步伐在不久的将来必定要开展黄金期货交易及其他金融衍生交易,我们目前的法律制度供给是否可以满足黄金期货交易的亮相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三)、投资意识薄弱及投资能力缺乏制约了黄金需求黄金需求主要包括储备用金、投资、保值、工业用金、牙医用金和首饰用金消费等方面。由于投资意识薄弱及投资能力缺乏,目前的黄金消费结构主要偏重于首饰用金,企业或个人的投资用金量、保值用金量很小。一方面,人们拘泥于传统观念所限,将手中投资集中于房产、土地等固定资产项目上或是购买更具美观意义的铂金,没有意识到黄金也是一种可以增值的资产;另一方面,即使有意识投资,由于目前没有相关的黄金投资指导服务,也因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而止步。
(四)、典当业、私下黄金交易对正规经营者的冲击
黄金是特殊的商品,黄金交易属特殊性质的行业,黄金市场开放前,黄金交易必须经过严格批准,持特种行业许可证才允许经营,目前,由于价格市场和价格体制不完善,个体黄金交易的手段和有关工具比较落后,黄金经营秩序混乱,容易诱发安全方面的问题。
三、我国黄金市场发展趋势及建议
中国黄金市场的未来在于大力发展黄金衍生产品,与国际接轨,成为国际性的主要黄金市场。那么我认为我们具体要采取一下措施:
(一)、建立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要尽快建立一整套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黄金管理、流通、鉴定的政策法规体系。全国人大要修改民法、刑法等相关法律的有关条文使之与新的金银管理条例和黄金法及黄金交易法等相配套,适应黄金市场交易的,还需要修订《黄金管理暂行条例》,使之体现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规范黄金生产、流通与消费,促进黄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建立市场监管与创新机制
产品开发上面我们目前的情况是政府管理部门在更多方面管得太细,在总体的授权服务范围内,交易所方面具体的营运最好有更多的自主权限,监管部门具体职责是有效监督市场风险的控制和有效的游戏规则的执行,以确保市场发展推动的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运作水平和监管要求对市场的具体运作平台实现逐步的淘汰优化。经纪公司的门槛限制也将会对黄金市场的发展带来阻碍。
(三)、建立行业协会
只有建立了行业协会才能促进黄金市场更加稳健的发展。对于行业协会来说,一是要坚持为政府、企业服务的宗旨,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逐步实现行业自我管理。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发挥行业组织中介和桥梁的作用,服务于企业,服务于行业,服务于社会,赢得协会会员的信任,在黄金工业发展中不断壮大发展自己,向民间性、服务性、自律性的行业组织发展。三是积极开展经济合作与对外交流,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推介黄金产品,扩大黄金应用领域,推动黄金消费。政府要尽可能地在政策上、财政上、业务上继续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协会逐步成为自律、自主、自养的社会中介组织。
(四)、调整税收政策加速其市场化
税收过于复杂与偏高是黄金市场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原理主要是定价很难形成反馈与回流的机制,导致黄金实物使用价值与价格的偏离,过量的不走票黄金的存在是印证这一问题的表象之一,所以从市场公平的角度上讲,要么进一步全面规范,要么更为简单化,这需要有一个可以操作的选择。黄金是商品,但除黄金交易所外,标准金无法存在其他正常贸易的渠道空间,所以私下交易就会盛行,对于非标准金更是如此;黄金又是货币,商业银行价差部分又要体现增值税,这会导致运作缺乏国际黄金市场比较优势,简化或许是更好更长久的思路。
(五)、化解金融分业监管与市场运作的现实矛盾
目前上海黄金交易所直属央行管理,而商业银行又是银监会直接管,首饰的用金,企业由工商部门管理,黄金期货衍生品又归于证监会,分业交叉监管会影响监管效率并存在更多的死角,对于存在高度风险而又复杂的现代市场结构来讲,监管结构应当需要更为明晰化与整体协同化。黄金市场应当统一才更有竞争力,也才会有在国际的地位。
(六)、做好黄金市场的调查统计分析工作,为国家制定黄金产业政策、宏观调控黄金市场提供依据
除了以上几点明确的措施之外,我们还应该明确有权威的管理部门对放开后的黄金市场和黄金流通进行监督和管理。可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管理部门、黄金生产管理部门及有关专家组成“黄金市场管理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黄金流通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四、总结
今后我国在黄金期货的基础上,一系列的衍生产品,包括期权、远期,以及近几年异常火热的黄金ETF,甚至更多的创新产品都将逐步推出,进一步加大中国黄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我国黄金市场将来的发展也将寻此轨迹,大量的交易将通过场外交易市场完成,市场价格将会由有实力的做市商引领。其中商业银行或者如瑞士三大银行一样的专业性黄金银行,以及一些具备品牌影响力的专业黄金投资机构将成为做市商的主体。
我们相信,中国黄金市场在经历十几二十年的发展后,将逐步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黄金市场:首先是投资品种的丰富与多样化,黄金期货、期权、黄金存折、纸黄金、黄金EFT,黄金远期等产品不断推出并逐步完善。其次是市场主体的广泛参与,黄金市场作为投资性的金融市场不但吸引大量的境内机构和个人加入进来,同时开放国门,让国际性的大银行和大金商一同参与,从而使得与国际其他黄金市场逐步接轨。黄金市场必将成为我国除股票、期货、外汇市场之外的第四大金融投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