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大约有523家欧元区银行获得了这些利率为1%的三年期贷款,但除少数几家意大利银行以外,没有任何一家银行承认其使用了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来获取资金,更无法指望他们会披露资金配置计划。
从目前所获得的信息来看,欧洲央行此次被寄予厚望的再融资操作,因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确实令投资者疑虑升温。我们从申请资金的银行,以及资金最终流向来加以分析。
首先,谁申请了这些贷款?
欧洲央行希望通过此次操作,给融资遇到困难的银行提供资金。从目前所获得的信息来看,除了这些确实在融资上遇到困难的银行外,其他一些没有融资压力的银行,也参与了此次再融资操作,而他们的目的,说难听点,是混水摸鱼,从中谋利,对解决欧债危机毫无帮助。
其次,资金将会安排去哪里?
遭遇融资问题的是希腊、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等欧元区外围国家,因此欧洲央行此次透过LTRO招标所投放的资金大部分可能流入这些外围国家的银行。
虽然各个银行资金流向不得而知,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种可能性:
1、银行利用这笔贷款,购买主权债券。
2、银行利用这笔贷款,增强自身的财务实力、削减负债或放贷;
3、银行利用这笔贷款,参与套利交易。
第一种情况,是欧洲央行和投资者希望看到的,因这能对解决欧债危机提供帮助。然而,事实可能难以如愿。
欧元区外围国家最初把从欧洲央行获得的救助资金用于购买主权债券,但随后被迫进行大规模债务减值。最近几个月来,尽管从欧洲央行获得的短期贷款不断增加,但这些国家的银行一直在削减主权债务的风险敞口。因此,银行拿这笔贷款再去购买高风险的主权债券的动力大大减弱。
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都是欧洲央行和投资者不希望看到的,因这只对银行自身有利,对解决欧债危机毫无帮助,可谓损人利己。
因此,从上述资金获得者的构成、资金可能最终的流向来分析,欧洲央行此次被寄予厚望的再融资操作,最终这些资金有多少被用于帮助解决欧债危机,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按上述分析,最终结果不容乐观。此次再融资的效果,还不如直接宣布扩大对危机国债券的购买规模来的有效。
事实上,昨日欧洲主权债利差还是继续大幅扩大,也从侧面验证了这一点,投资者非常担心,资金并未流向急需的危机国家。
短期而言,欧洲央行12月22日的再融资操作,确实缓和了紧张的融资环境,但长期而言,对解决欧债危机帮助有限。
从外汇市场的反应来看,昨日欧洲宣布再融资操作结果之后,欧元/美元最初上涨至接近1.32的水平,但随后迅速回落,收盘较上周触及的11个月低点1.2945美元不到一美分。
这种状况表明,在借贷成本飙升危及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偿债能力之际,投资者担心欧元区问题不太可能通过欧洲央行向银行业注入大量流动性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