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指出,在楼市新政和股市大幅调整之时,许多投资者转向投资保值的黄金,以对抗潜在的通胀压力。
南方日报记者欧志葵田志明通讯员戴崇业
■相关报道
通胀加大加息预期
凭证式国债火爆难现
13日是2010年第二期凭证式国债发行首日。财政部7日发布公告,在5月13日至27日间发行2010年第二期凭证式国债400亿元,其中,1年期200亿元,票面年利率2.60%,3年期200亿元,票面年利率3.73%。
与定期存款利率相比,本次发行的1年期和3年期凭证式国债收益率分别高出0.35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以投资10万元为例,1年期品种到期将比定存多得350元,3年期品种多得1200元。
然而,这一利息优势似乎并不足以吸引投资者。历史数据显示,在2008年,3年期凭证式国债的票面利率一度高达5.74%,2009年降至3.73%。
“销售较为冷清,有点出乎意料。”本以为本次凭证式国债发行将再度出现“火爆”销售场面的工商银行(4.50,-0.08,-1.75%)北京宣武区某支行大堂经理胡红说,过往发行日一早就有很多人排队,往往一个上午就售罄,“今天开门营业时,排队客户中仅有2人是买国债的”。
这并非个别现象。记者到京、沪两地多家银行实地探访发现,凭证式国债过往的旺销场面没有出现。
在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北蔡支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支行分配到的额度为85万元1年期国债和150万元3年期国债,而截至当日中午,3年期品种售出尚不到三分之一。
“销售情况确实不如去年。”该支行大堂经理张龙告诉记者,主要是当前社会各界对于通胀上升和加息存在较大预期,影响到国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