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注定是大宗商品市场不堪回首之年,在原油和铁矿石的带领下,追踪22种原材料期货价格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已经累计下跌24%,将面临第三次连续年度亏损,并创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年度跌幅。其中镍的表现最差,跌幅达到44%。纽约取暖油价格跌幅仅次于镍,达到34%。

大宗商品持续下跌的主因:反思大宗商品出现这种走势的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美国经济逐步复苏是一个客观事实。而经济复苏趋势完全确定是美联储2014年宣布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而引导加息预期上升,年底加息概率很大,同时这也会波及新兴市场和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进而对大宗商品整体价格预期做出了负面反映。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等多重因素促使对大宗商品投资与需求明显下降。
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现任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Stephen Roach近期表示,世界头号大宗商品消费国中国的经济放缓损及大宗商品需求,同时该国经济增长模式开始逐渐与原材料脱钩,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如今面临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Roach表示,中国因素如何强调也不为过。二战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中大宗商品密集型经济发展的典范。但是如今,它正在逐步朝着轻大宗商品的服务业主导型发展模式转型。由于对中国忧虑的挥之不去,加之美联储即将加息背景下的美元强势,将使得大宗商品价格难以实现反弹。
大宗商品持续下跌损及不少国家经济:由于资源出口价格下滑导致税收缺口增大,澳大利亚政府预测其今年截至6月的年度财政赤字将增大至374亿澳元(271.3亿美元),状况之差甚至会威胁到澳大利亚的AAA信用评级。海通证券也指出,大宗生产国长期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大宗持续下跌令其出口形势恶化、经济下滑,进而导致资本外逃、货币贬值,而贬值又推升美元,带来大宗进一步下跌。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大宗生产国短期内仍难以逃出这一“怪圈”。
作者观点:从本质上来说,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根本上还是供求结构决定的,简单来讲就是供求是否平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就原油市场来看2016年供给的增速依旧大于需求的增速,作为大宗商品最大需求国的中国依旧处于去产能的过程之中,因此延续下跌趋势依旧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综合来看原油抄底时机尚未成熟,而且原油交易在商品价格寻底阶段往往是最难把握的。何时才能反弹需要进一步的市场确认,投资者切勿急于抄底,在底部和趋势未明朗之前多轻仓试盘。下面回到行情分析。

基本面 :2015年接近尾声,本周将迎来西方传统的圣诞节,市场重磅数据,以及事件清淡,不过年底流动性缺乏可能会加剧汇市的波动。本周将公布的主要数据包括美、英、法、加拿大的GDP,美国的耐久品订单、企业获利和楼市等重要数据。由于周五将迎来圣诞节,欧美方面本周则没有重大经济事件。
伊拉克石油部长AdelAbdulMahdi周日(12月20日)在开罗出席阿拉伯产油国会议期间表示,尽管全球油价下滑,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继续执行12月4日作出的不限产决定。他并补充说,若要通过限产来提振油价,必须要与非OPEC产油国协同行动。Mahdi称,“我们处在一个真实世界里,OPEC并非唯一生产方,也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要看看其它各方应该会有什么样的决定,比如俄罗斯和美国以及其它产油国。”
他还指出,“OPEC不能单方面采取比如减产等决定,而其他人在增产。要么我们一起减产以真正守卫油价,要么我们就等等看。”Mahdi还表示,“我们不能再让OPEC以前的教训重演,那样我们会两头都得不到,既减了产,又没能守住油价。由于目前许多产油方有能力真正提高产量,我们将坚持12月会议的决定。”布伦特原油期货上周五(12月18日)收于每桶37美元之下,为6年多低位。
opec不减产已经是老生长谈的话题了,其是为保住市场份额,或是无可厚非。再加上伊朗在美国解除制裁之后将恢复生产,势必将涌入原油市场。在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情况下,油价势必将进一步承压。现在说的都是产量的问题,而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原油消费国,中国经济放缓,在opec不减产和中国原油需求拉动有限的情况下,现货原油又将面对无形的压力。
现货原油技术分析:上周行情收取一根上引线较长的阴线,且油价收于5日均线附近,均线系统总体依然成空头排列,附图MACD绿色能量柱却有趋于缓和的迹象,KDJ在超卖区运行。日线方面,原油价格受压于10日均线下行,附图MACD绿色能量柱有所放缓,当前油价就像之前提到的现在很多看起来很大的消息面还是构不成油价反弹的动能,就是因为现在一个趋势形成就像是水流,要么更大的水反冲过来要么只能等水势殆尽不然水就没办法回头。谊友认为在OPEC不宣布减产或则俄美等产油大国不控制油价,那么油价反弹依然无力,虽然出现反弹迹象,但是空头趋势并未改变,操作上建议逢高做空为主!
现货原油交易指导,实时行情分析,可添加本人V信:junyi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