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有知情人士说:“近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报送的有关黄金期货方案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得到首肯。
高金价催生
早在去年9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曾在上海举办的“伦敦金银市场协会2004年全球贵金属年会”上表示,“央行将研究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黄金远期交易和黄金期货产品。”
而上海黄金交易所也在2004年2月和8月推出了Au(T+5)(5天交收)和延期黄金交收业务。今年7月,上海黄金交易所负责人表示,“金交所目前推出的延期交收业务,采用保证金交易方式,满足了会员单位套期保值和投资需求,弥补了原有现货品种的不足,其功能已接近期货。”
9月22日,有媒体就“方案”一事采访金交所,该所有关人士表示,近期并没有推出黄金期货的具体意向。
由于当前美元疲弱,人民币升值,边缘政治动荡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国际黄金价格一路飙升,已接18年以来的高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锁定成本,或者提前确定利润,很多产金企业必须进行套期保值。
另外,国内黄金期货的缺失,一些产金单位利用海外黄金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目前上海黄金交易所推行的Au(T+D)其实是为黄金期货推出作的准备,市场上也有‘准黄金期货’的说法。
银行的盘算
国内银行早已看中黄金理财这块沃土。自2004年底以来,国家相继允许少数几家银行经营个人黄金理财业务以来,相继有中国银行的“黄金宝”、中国工商银行“金行家”、中国建设银行的“账户金”、中国农业银行的“招远金”、招商银行的“高塞尔金”等产品问世。
目前国内银行黄金业务包括纸黄金和实金交易两类,其中纸黄金是一种虚拟化的黄金资产,在交易模式上同外汇交易模式类似。而实金交易,除了投资标准化金条交易,还有通过与企业或上海黄金交易所合作,以“手”为单位黄金,一手为一公斤,每手交易要10多万元人民币。交易模式和黄金理财产品各有特点,需求情况主要适季节(如过年、节假日)和投资策略(保值和投机)而定。
推出时机
潜在的市场需求迫使黄金期货宜尽早推出。专家指出,世界上进行黄金期货交易,包括黄金期权、黄金远期和互换的交易所主要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东京商品交易所(TOCOM)等,上海金交所应尽快成长起来。
“由于政策上的限制,一些黄金理财产品还不够完善,推到市场上,只是对未来经营方式的试水,从短期看获利还非常有限。”国内某黄金企业负责人对本报坦言。
相关人士指出,目前活跃在黄金市场上的,有很多是投资公司或是游资。投资公司采用吸纳资金的方式(一般要求起点资金都在百万元以上)融资,然后通过银行的牌照在金交所交易;而来自山东、广东、汕头等地的游资,则在国内外黄金市场套利,又或通过外盘进行“避险”操作。
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工作已迫在眉睫,对此,有权威人士建议,“一定要把监管和办市场分开,避免政出多门,防止出现没有风险都在争抢业务,而真正遇到风险,谁都不管的尴尬局面。
市场永远是对的,我能做的只是跟踪市场,与市场保持一致。